找到相关内容84篇,用时3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静波法师:净土与净心

    使自己的心清净,变为真心呢?在《楞严经?卷一》中,阿难尊者因缘虑心做怪,险失戒体,佛陀因之以“处征心”,来问难阿难尊者。阿难尊者回答以:心在内,心在外,心在两中间等;对此,...藏、所藏、执藏三义。能藏,即第八识善于自体中含藏一切万法种子;所藏,即现行熏种子,指此识为前识熏习诸法种子的场所;执藏,指第八识恒被第七末那识妄执为实我、实法,故又称我爱执藏。因为是种子识,而种子可...

    静波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静波法师|净土与净心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1349208.html
  • 禅修鸟瞰

    心结的来源就在我们的心,然而我们的心又在何处?   识破妄心   佛陀对阿难处征心,逼得阿难找不出其心在何处,其实“心”并非真实存在,其存在是种妄心。佛陀开示阿难,妄心是生死的根本,人为何会轮回痛苦,...,现在不用数息,只要觉察气息的出入就好。当觉察力被带走,立刻回来觉察自己的呼吸。   首先端身正坐,身体不要靠椅背,眼睛微张(九分闭、一分开;或三分开、分闭),放松身体,放下妄念、挂碍,觉察气息的...

    郑振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3650232.html
  • 《楞严经》思想之特色--富有文学与哲学价值

    真心之所在,则不能降服尘劳。譬如国王发兵讨贼,当知贼之所在,否则,如何声讨?然而,进一步追问,究竟心又在何处呢?这就是所谓“处征心”。亦即一般人都执着心必有处所,于是此经从七个方面去探讨心在何处?从心...

    熊琬教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2950346.html
  • 佛教中关于心法的论述

    阿难的处征心,八还辩见,得出了心不在内,不在外,不在中间的结论。也就是说,人的心意识虽然依于身体及一定的器官起作用,但却并不居于一个固定的器官。佛教中有名的典故,当年禅宗二祖要拜达摩为师,达摩不肯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94150658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心性论述评

    ;   在《楞严经》中,佛陀曾经向阿难处征心,但阿难的回答都被佛陀否定了。最后,佛陀这样回答:“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,皆由不知常住真心、性净明体,用诸妄想。此想不真,故有轮转。”[12]这就是说,阿难次对心的回答实际上都是执著于事相上所谓的心,而事相上的心都是生灭无常的,以无常之心怎么可能出离生死呢?要想出离生死,必须远离一切妄想,必须发明自己的常住真心、性净明体...

    恒毓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5151853.html
  • 《楞严经》不是伪经

    中乃有见佛三十二相渴仰剃落等语,发生处征心一大段,岂非杜撰?其伪十二(出自楞严百伪)。  紫虚的看法:阿难小时候无知对出家并没有兴趣,但其长大成人之后,见本师佛之种种殊胜行,因此发大心,此有何不对?...到公元八百年,此寺尚存在。它是世纪印度密教的中心寺院。“一名”并不只是说“又称为”,其意义只是说该经是那烂陀道场中的灌顶部(即宝部)所用的一部经典,当时尚没有用“楞严经”这个名称。故只能说“一名”。...

    紫虚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2452161.html
  • 黔南会灯录(1)

    。时有僧出礼拜。师一齐打散。归方丈。   开州龙音余山瑞禅师   西蜀王氏子。母张氏。十六岁。于本境奉圣寺。礼惟远祝发。随远赴讲席。听楞严经。至处征心八还辩见处。忽起疑情。便辞出关。...)慧颖庆绪禅师 霞章海伟禅师  绍南真解禅师 法雨照润禅师  (慈济舟法嗣)六行海鉴禅师  (万德开法嗣)印海学偦禅师卷  (密参山法嗣)(锦江录注参讹印) 烁吼 [、/(、*、)]禅师  (恒秀 ...

    清 如纯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41052492.html
  • 学佛无他唯求见性,欲求见性必须观心

     针对对学佛修法不观心的现象,元音老人在《楞严要解》里分析“处征心”时说:阿难错就错在执着在妄念上,不知道回光返照(观心)。比如修禅宗参话头贵在起疑情,当参“念佛是谁?”这个话头时,这个“念佛是谁”...跟着跑,六识的消息就交给了第七识,识就传给第八识,就有种子了。所以要时时观照,观照就是:念头一动就知道,不睬它,要观照念头的起处。   5) 昨天有人问我参禅的问题,他说他喜欢参禅,参究“念佛是谁?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2656523.html
  • 《楞严百伪》辨义

    三等),今经中乃有见佛三十二相渴仰剃落等语,发生处征心一大段,岂非杜撰?其伪十二。  ————阿含经典,依世俗形式而描述;大乘经典,乃称义发挥。阿难出家时,不解佛法本质,不能发起正觉之心;岂不能因佛...衣,作讫,乃得他去,何得即受王请?此亦不明僧制妄说。其伪。  ————僧制之严谨,非一贯如此。佛制戒律,以约束大众、未来,当时未必完整。  8、印俗:旃陀罗等“贱族”,屏居城外。律制,比丘不得入舍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24960385.html
  • 白云老禅师著作:休庵随笔

    佛陀征其心不在内,又计之在外,如是展转,穷逐征诘,以至于无所著处,使其妄心,无所依止。因为阿难不识妙明之净心,周遍法界,为妄取缘境分别影事,以为心相;佛陀为破阿难之妄想缘心,突显妙净明体,故有处征心...降生王宫,及出家后,证极果之位,方便饶益一切众生。  复次,依涅槃经中释:婆伽婆具义。  一、能破烦恼:破者,裂断也;烦恼者,昏烦之法,恼乱心神也。谓如来断诸烦恼,乃至无明之惑,净尽无余。  二、能...

    白云老禅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31263000.html